豚鼠内皮素1(ET-1)ELISA试剂盒操作说明书操作步骤
实验开始前,各试剂均应平衡至室温(试剂不能直接在37℃溶解);试剂或样品稀释时,均需混匀,混匀时尽量避免起泡。实验前应预测样品含量,如样品浓度过高时,应对样品进行稀释,以使稀释后的样品符合试剂盒的检测范围,计算时再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
1.
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μl,余孔分别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100μ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
2. 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每孔加检测溶液A工作液 100μl(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酶标板加上覆膜, 37℃反应60分钟。
3. 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3次,每次浸泡1-2分钟,大约400μl/每孔,甩干(也可轻拍将孔内液体拍干)。
4. 每孔加检测溶液B工作液(同检测A工作液) 100μl,酶标板加上覆膜37℃反应60分钟。
5. 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μl/每孔,甩干(也可轻拍将孔内液体拍干)。
6. 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μl,酶标板加上覆膜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标准品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兰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即可终止)。
7. 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8. 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 在加终止液后立即进行检测。
豚鼠内皮素1(ET-1)ELISA试剂盒操作说明书特点:
1.专一性强。抗原与抗体的免疫反应是专一反应,而免疫酶技术以免疫反应为基础,所检测的对象是抗原(或抗体),使用的抗体除标记了酶以外,与普通抗体的免疫反应特性并无多大差别。
2.灵敏度高。由于抗体联结上了酶,因此,借助于酶与底物的显色反应,显示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性,使检测水平接近放射免疫测定法。
3.样品易保存。经过酶反应显示的有色产物大多比较稳定,因此有利于样品的保存。
4.结果易观察。对检测结果即可用肉眼观察,又可用显微镜观察,也可以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定,还可用显微镜观察。这是因为某些酶反应产物能使电子密度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被检测物的显示。
5.可以定量测定。溶液中的抗原物质,应用酶免吸附技术进行比色测定,依据光密度值的变化,可以定量。预计用细胞分光光度计可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免疫酶技术的定量测定。
6.可以大规模测定样品。如有成千上万份样品需要进行检测,免疫酶技术都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7.仪器和试剂简单。对免疫没技术来说,不需要荧光显微镜,也不需要测定放射性的特殊仪器,所用仪器及试剂均属一般性仪器与试剂,普通实验室及生产应用单位均易购置.
豚鼠内皮素1(ET-1)ELISA试剂盒操作说明书相关产品:
鸡乙醛脱氢酶18家族成员A1(ALDH18A1)ELISA试剂盒
人可溶性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ELISA试剂盒
人细胞间粘附分子3(ICAM-3/CD50)ELISA试剂盒
猴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TGFβI)ELISA试剂盒
猴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CD31ELISA试剂盒
鱼吲哚胺2,3-双加氧酶2(IDO2)ELISA试剂盒
小鼠丙型肝炎IgM(HCV-IgM)ELISA试剂盒
豚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ELISA试剂盒
大鼠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ELISA试剂盒
干扰素β(IFNβ)ELISA检测试剂盒
干扰素α(IFNα)ELISA检测试剂盒
肝脂酶(LIPC)ELISA检测试剂盒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1)ELISA检测试剂盒